全国统一热线:

400-123-4657

博业体育banner图
博业体育

boyetiyu

产品中心PRDUCTS

技术支持RECRUITMENT

    技术支持分售前技术支持和售后技术支持,售前技术支持是指在销售遇到无法解答的产品问题时,售前技术支持给予帮助;售后技术支持是指产品公司为其产品用户提供的售后服务的一种形式,帮助用户诊断并解决其在使用产品...
点击查看更多
博业体育

当前位置: 博业体育 > 博业体育

机械博业体育加工工作经验总结博业体育app十篇

2023-11-09 16:58:46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的意义和目的毋庸质疑,但是,如何才能使我们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如何能够在现有的条件下真正提高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进行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换言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方案的研究与确定是一个关键问题。

  笔者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指导,为了做好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工作,除了对省内相关高校进行了调研,着重研究了近几十年来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的情况,并重点研究了本项目立项时的实验教学现状,从而,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方案的确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机械工程设立最早的院系之一,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创立于1958年, 进行了按大类培养探索和教学改革。在国内率先提出了“以机为主、机电结合、缩机扩电、淡化专业、宽口教育”的机械类人才培养教改总思路,1998年博业体育,根据教改思路制订了机械大类专业培养计划并在机械工程系进行改革试点。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尽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在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与研究中取得了上述的成绩,然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方面还存在如下问题:(1)拥有的实验设备和条件,远远落后于制造企业所应用的设备和条件。(2)实验课不是全面系统地统筹安排,而是把实验课当成理论课的附属,跟着理论课教学走,且各门理论课程按自己的要求安排实验, 实验内容之间缺乏相互联系与协调, 致使实验内容重复、脱节、遗漏、不系统。(3)实验教材滞后,实验内容与当代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学科的发展状况不相适应,实验技术、方法、手段未能跟上现代科技的发展,实验项目基本上是验证性实验,缺少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

  近几年来,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文件精神, 新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口径更宽的专业,要求技术人员懂机、懂电、懂数控、懂液压、懂计算机,既能搞设计,也能搞实际操作, 因此,要求设计综合性实验,提高技术人员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十分必要的,不同专业有许多教师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研究 [1~8]。2005版本科培养方案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体现上述知识点的相关课程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电传动控制”、“液压与气压传动” 等专业基础课,为配合课程的学习,每门课程各开设有4学时两个实验。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就是各门课程配置的实验仅仅反映本门课程的知识点,独立分割,没能体现机、电、液相互配合的综合效果,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已经无法满足培养应用人才和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2008版四年本科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基础综合实验在于2009年10月前基本还属空白,急需规划与建设,本项目的实施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工作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保障,同时,项目的实验内容与以往相比具有综合性和一定难度,因此,本项目对技术人员不仅具有实价值,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在上述背景下,在本项目立项研讨之初,有的课题组成员提出为了不影响新的四年本科培养方案的如期实施,同时,彻底改变实验课内容独立分割、脱节、遗漏、不系统的问题,要求技术人员在财力、人力上加大投入,一步到位地改革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课的体系和内容。通过借鉴其他国内技术人员的做法,紧密结合实际,根据我们的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教学研究项目的实践情况,经认真分析、充分讨论,提出先组合、后融合,循序渐进的改革思路。考虑到的实际实验条件存在的不足,综合实验内容的规划方案体现出发展的动态特点,即制订出“现在”、“近期”、“远期”三种不同的实验内容方案,以体现“利用现有条件,综合性稍差”“补充实验条件,综合性较好”“完善实验条件,综合性得到高度认同”的三个阶段发展脉络, 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既要注重以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实践,更要注重通过实践检验理论研究成果。最终提出该发展过程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基础综合实验提供一条可持续的发展近期和远景规划。具体实施方案是:①完成第一轮的初步实施专业基础综合实验,总结院级教学研究项目“专业基础综合实验的设计方案”的实施工作教训与经验,为进一步调研提出问题,做到有的放矢。②调研和实地考察,了解技术人员的实验设置情况,写出调研报告。③组织相关教研中心及实验中心的教职员工,摸底查清现有的实验仪器、设备等实验条件,设计现阶段可以开设的综合实验的内容;确定相对稳定的实验指导人员队伍,对实验主管人员进行必备的培训;具体实施第二轮专业综合实验。④根据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修改和完善近期和远期的综合实验的实验内容和方案,给出实现该两方案的途径和需解决的问题,对实验教学模式及其运行机制创新进行探索与实践。⑤补充和完善实验设备与仪器,进一步加强相对稳定的实验指导人员队伍建设,编写相应的综合实验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⑥具体实施第三轮专业综合实验,完善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考核评定办法等相关教学文件。⑦对项目进行全面总结,完成结题报告。

  根据所制订的实验方案,隶属于不同教研中心和实验中心的项目组多名成员,进行了多次的讨论与研究,编制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大纲》,开发了具有一定综合性的实验内容,如:已经完成了《数控机床自动编程与加工操作》综合实验开发、《机电制综合实训装置研制及实验开发》、《机电液控制综合课程设计》 等实验和实践教学内容, 并已经于2010年完成了首轮实施,2012年完成了第二轮实施,深受技术人员欢迎,并取得了预期效果,目前正在总结前期实施的经验,为下一轮研究与实施积极准备。有关综合实验的具体内容、 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等内容的总结, 将在第三轮教学实验改革后进行全面总结, 并撰文汇报。

  [1]廖文武,加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基础综合实验改革方案 [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2001,(1):102- 103.

  不论是水利水电工程,还是公路路基工程,其共性都是土石方工程量大,施工强度高,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种类多,所用机械设备一般都具有功率大、机动性强、生产效率高和配套机型复杂等特点。土石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分为挖掘机械、推土机械、装载机械、铲运机械、压实机械、运输机械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结构和新工艺已广泛应用于施工机械设备中,大大提高了施工机械的生产效率、工作精度和施工质量。为了提高土石方工程施工质量,按时完成施工任务,获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工程建设项目要求和具体施工条件,对土石方工程施工机械进行合理选配,并进行严格和细致的管理,使其发挥最大效能是土石方工程采用机械化施工时必须认真解决的技术问题。同时,在当前激烈的投标竞争中,施工单位在作施工组织设计时博业体育app,合理选配施工机械,还能降低商务报价,提高中标率。

  土石方工程采用机械化施工,目的是为了优质、高效、安全、低耗的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这是土石方工程施工机械选配的基本原则。适应性选配机械设备,其性能和参数,应与工程施工条件、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相符合,与开挖地段的地形和地质条件相适应,且能满足开挖强度和开挖质量的要求。开挖过程中各工序所采用的机械,要注重相互间的配合,应能充分发挥其生产效率,确保生产进度。另一方面施工机械的工作容量、生产率等要与工程进度及工程量相符合,尽量避免因施工机械的作业能力不足而延误工期,或因作业能力过大而使施工机械利用率降低。

  工程实施过程的质量策划控制,主要是使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机械调配、劳力安排等因素在施工管理过程和质量活动中处于受控状态。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即每道工序的投入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控制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即每道工序施工完成的产品质量,是否达到有关规范、标准的质量要求,保证对整个施工过程质量的控制。严格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内容很多,首先要对原材料、半成品检查验证,把好进场物资材料验证关,做好对物资材料标识,对进入工程实体材料的再检验,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工程实体。根据工序特点,在施工过程中设置质量控制点,按规定频次检查控制。认真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交底以书面形式,针对性强,要求具体。交底要做到层层交底,层层落实,加强对交代内容事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工程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在施工中要掌握材料性能、工艺流程、结构特点,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应用网络技术,结合工程项目实际编制年、季、月施工进度计划。做到综合平衡,连续施工,使计划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经济性。项目经理负责施工组织和进度计划的编制审核,并对计划组织实施。项目总工对接到的设计变更要核定有关的要求,提出实施的具体措施。涉及合同变更的,适时进行合同评审,提出补充合同条款的意见,凡重大的设计变更由公司总工审核公司总经理审定。施工过程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法令、规范、标准和质量体系标准文件、项目质量计划、作业指导书以及施工合同等规定的要求实施。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部根据工程项目实际,识别确定本工程项目的关键工序,设置质量控制点。由项目总工组织编制相应的施工作业指导书,经项目经理审定后实施。对关键工序的控制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做好严格控制。参与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具备上岗资格;施工机械、检试验设备要事先检查验证确保正常连续工作,施工技术和检试验方法要严格按照现行有效标准要求操作;对施工环境进行控制,保证作业环境对工程质量不产生降低的影响;事先作好进入工程实体原材料的检查和验证,对关键工序施工实施连续监控抓好过程检验。

  依据广东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广东局)2011年“进口机电产品安全质量专项检测”工作部署,从2011年3月下旬到9月中旬,由广东局检验鉴定监管处组织安排,技术中心电气安全实验室具体实施,在广东局辖区内开展了针对进口机电产品的专项检测共30批次,其中绝大部分为机械加工类设备,本次检测主要以GB5226.1-2008为依据,经现场检验、检测,30批次样品均发现不同程度的电气机械安全隐患。

  2.1基本情况从进口设备的生产企业中随机抽取30台套进行检测,按产地分布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日本、韩国、台湾,占总数的78%,具体分布数量见表1。按设备类型分类,本次专项所检测设备多为机械加工类设备,其中又以加工中心为主,共16台套;设备生产制造年限5年以上的设备5台,3年以上的设备2台,其余均为2010年或2011年制造的设备。通过现场检测,发现30个批次的设备共存在119项不符合标准的情况,不符合项在GB5226.1-2008各章的分布见表2。

  (1)从产地分布来看,已检测的进口机械加工设备以日本、台湾、韩国的数量为最多。分析原因为:①引进该类设备的企业以日资、台资及韩资企业较多;②上述国家或地区生产的设备在质量上、价格上具有竞争力,所以受到国内厂家的青睐。

  (2)与其他地区相比,台湾地区、韩国的机械加工设备的电气安全性能普遍有待改进,不符合项目较多,分布也相对集中在影响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重点项目上。

  (3)台湾地区机械加工设备的不符合项目主要集中在机械防护与配线技术方面。在检测中发现,台湾地区的机械加工设备在机械防护方面存在联锁装置缺失、对运动部件缺乏防护的共性问题,这一问题有可能导致操作人员在设备运转时触碰到运动部件,造成人身伤害。在配线技术方面,大部分的不符合项目来自电柜内部布线凌乱、导线未固定、导线绝缘破损等问题,这些问题同样会导致设备漏电,危害操作人员人身安全。

  (4)韩国设备的不符合项目除了上述的机械防护和配线技术外,还存在设备不能正常使用,或是不能通过带电测试项目,在使用功能上有缺陷。该问题不但对使用者人身安全有威胁,也会造成国内进口企业的经济损失。

  (5)在检测过程中,企业反映国产机电产品与进口机电产品相比较,普遍存在关键部件容易磨损,设备可靠性较低等问题,造成企业后期维护保养费用过高,工件精度得不到保证,所以企业倾向于使用可靠性较高的进口产品。但部分合资或独资企业出于保护本国制造业或是节约成本的考虑,将部分制造年限较长、部件老化严重的加工设备进口到我国,这部分设备不仅性能上不及国产设备,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监管部门加以严格控制。

  3.1新设备的加工精度较高。本次检测所抽取的30个批次样品大部分为机械加工设备,多产自于日本机械加工、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其中75%的设备为2010年或2011年制造的新设备,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部分新设备的定位精度等参数能达到0.001mm级,在同类设备中处于中高级水平。其余25%的设备由于制造年限较长,还未掌握设备相关参数。

  3.2设备使用企业欠缺对设备精度的检测能力由于设备的零件发生损耗等原因,设备的定位精度及重复定位精度等参数会发生改变,可能会影响加工精度。多数机械加工设备用于加工精密零件、模具、汽车零部件等,均属于机械加工行业比较高端主流的产品。目前,国内厂家主要通过对加工产品的测量来控制精度,其中对零件尺寸精度多通过卡尺、千分尺等精度较低的仪器进行测量来控制,部分大型合资厂配置了三坐标测量仪,用于控制零件精度,但普遍来说精度控制做得不够到位。而对设备本身的精度测量企业更是欠缺能力,只有小部分外资厂会委托设备生产厂进行精度测量。

  本次检测行动以GB5226.1-2008为主要检测依据,辅以相关的设备专用标准,检测对象多为机械加工类设备,其中又以加工中心为主。检测配备专门检测车,车内配置各类仪器设备,可以满足现场检测的需求;同时,广东局组织了相关机械及电气检测领域的专家组成检测组,与辖区内各分支局的资深检验人员共同实施现场检验。通过此次行动,对进口机械设备进行了更深入检测及调研,发现并总结了台湾地区、韩国机械设备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根据调研和检测结果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对发现问题较多地区的进口机械设备的监管。对部分存在共性问题的典型案例,进入安全通报机制,以加强对其此类问题的检验监管,督促设备生产商对其产品进行改进,以保证设备使用人员的安全。

  (2)根据本次检测的结果,总结检测技术,根据进口机械设备的现场检验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关的检验规程,完善装运前检验及到货检验的内容,使进口机械设备产品的安全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博业体育

  (3)向国内机械设备使用者提供产品进口指南。通过专项检测活动的实施,针对进口机电产品的产地、类别、性能、安全等情况进行总结,得出合理结论,向国内相关机电进出口经营企业、使用者等提供指导性意见,使其在后续进口过程中能了解到进口机电设备的优势及不足,做到有的放矢。此举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检验检疫机构检验把关、技术执法的地位,还能体现检验检疫机构服务进出口企业的作用;

  (4)逐步加强对机械加工设备的加工精度的检测。目前无论是装运前检验还是到货检验,针对加工性能要求特别是加工精度的检验开展得较少。这部分要求多反映在供求双方订立的合同及设备的技术文件上,但国内部分厂家尚不具备实施精度检验的能力,对性能方面的验收只能流于形式。而进口旧机电、及在保质期内的新机械设备,特别是其生产日期较久的加工机械,其部件因为磨损等问题,精度会受到一定影响,如果进口后不进行精度方面的检测,很有可能对国内进口企业的利益造成损害。因此,可以视情况将加工精度检验作为到货检验的重要部分,同时作为对保质期内设备后续监管的重要部分,逐步试点开展,维护国内进口企业的利益,防止欺诈行为。

  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物质基础,发展现代农业,首先必须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近几年来,中央出台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一批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科技含量高的农业机械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有力地促进农业机械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面对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机遇,结合多年从事农机推广的实际,就如何发展我市农业机械化谈一点看法。

  据统计,2013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近366959.44KW,农业机械原值达27501.49万元,拖拉机保有量23353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634台,小型拖拉机21719台,拖拉机配套农具23975部,机具配套比1:0.95;农产品加工机械3654台,全喂合收割机137台,插秧机88台。2013年全市完成机耕面积17644.13公顷,机收面积4384.9公顷,全市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9.97%。各种农用机械始终贯穿于整个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以及农田作业、农业运输、粮食种植收获、农副产品加工等主要环节,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围绕“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建设目标,景洪农机化作业服务已逐步渗透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各个领域,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农机化发展空间广阔,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农业机械作业由传统的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一批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得到示范推广和应用,取得了显著地成效,为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有力的装备和技术支撑。

  2013年,景洪市农业机械总投资景洪市农业机械总投资1163.81万元,其中: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资金300万元,农民是推动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关键因素。

  大型农机具少,中小型居多,运输服务机械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机械少。缺乏满足特色农林牧渔业发展的新型农机具。

  我市农业机械化经费投入不足,没有经费购置做实验推广的机械,实验基地、试验田都是临时选址,这些都增加了基层推广和集成化研究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科技推广和科技创新。受基础设施、技术力量、物质条件等因素的限制,难以独立履行引进、实验、示范、推广、培训等公益性职能。

  目前,全市有农机户26248户,农机专业合作社4个。农机户的经营方式主要以个体经营为主,服务功能和手段不强,农机服务社会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比较落后,机械分散经营造成农机业作业市场无序竞争,农机作业质量差,农机作业效益低等一系列问题。

  从景洪市实际出发,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和使用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法制建设为保障;立足达农业,发展大农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化,增强农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农业机械化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支撑和保障能力,全面推进我市农业机械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农业机械服务的特点决定了其社会效益高、自身的经济效益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领导,把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纳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和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采取财政支持和实施国家的金融扶持等措施,把加快农机推广作为促进农业发展的一项基本任务和基础性工作来抓,贯彻落实好国家关于农机推广的法律法规,制定发展规划,争取多方支持,形成合力,为农业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大力宣传农机推广的地位和作用,大力宣传农机推广体系的公益性职能,建立一套完善的农机化服务体系,即: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的实验、示范、推广体系,教育培训体系,产品和服务质量监督体系,安全监理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等。强化和提高县一级、加强完成乡镇一级农机管理服务的建设,通过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抓好推广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农机推广队伍,丰富推广手段,建立和完善农业机械科研、推广、维修及信息服务等有机衔接的产业体系,完成时代赋予的各项农机技术推广服务,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

  技术培训是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搞好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重要保证。一是要继续做好对农机化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及时合力更新人员知识结构,以满足新型农机化工作发展的需要。二是要围绕农机新技术、新机具、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举办各类新技术培训班和现场会,在全面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认识使用农机技术积极性的同时,也提高农机推广人员的认识水平和操作技能,把提高农机化水平转移到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三是主动参与当前开展的科技入户等培训工程,使农机技术融入农业生产、融入农民群众。

  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坚持科学发展观、构造“和谐*、安全*”、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起重机械专项治理攻坚战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以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排查治理起重机械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为重点,坚决遏制起重机械事故高发势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起重机械专项治理攻坚战,深入开展起重机械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检验检测机构技术把关责任和安全监察机构依法监管责任,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遏制起重机械事故高发态势,建立健全起重机械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确保我市起重机械安全运行。

  符合《特种设备安全检察条例》第八十八条、纳入《特种设备目录》的各类起重机械,重点是冶金、化工(危险化学品)、港口等行业的起重机械和易发事故的汽车起重机、随车起重机等汽车类起重机(汽车吊)及交通、铁路、水利、电力建设工程中的施工起重机械。

  针对我市中小型企业、建材市场起重机械存在较多未注册登记情况,还应加强这两类场所起重机械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力度。

  (一)市局特设处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动员部署、对起重机生产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回头看”活动、总结上报等;

  (二)各分局负责督促辖区起重机使用单位进行自查自纠、对使用单位进行重点抽查、对起重机过期未检、人员无证上岗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协调辖区安办街道执法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对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起重机登记的使用单位,协调街道执法队进行查处,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1、各分局要认真按照《广东省起重机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附件1)中关于隐患排查的工作要求,督促起重机使用单位做好自查自纠工作、认真填写《起重机械自查自纠及隐患排查登记表》(附件2);

  2、在隐患排查过程中,各分局要积极争取当地安办、街道执法队的支持,确保隐患排查不留死角。

  1、市局特设处负责对起重机生产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市特检院派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检查内容按照《起重机械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监督检查记录表》(附件3)进行,发现企业存在无证和超范围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以及出借许可证、拒绝监督检验等违法行为,应及时移交稽查大队进行查处;

  2、各分局应按照不少于25%的比例、对本辖区的起重机使用单位进行抽查,并认真填写《起重机械使用单位监督检查记录表》(附件4)。要督促使用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对检查中发现的无证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起重机械的活动,坚决予以取缔。对无证操作、超期未检、无健全的安全技术档案的违法违规行为,予以查处。对企业使用未登记起重机的违法行为要及时移交街道执法队依法予以查处;

  3、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凡新装的起重机,其使用单位未与具有相应资质单位签定维修保养合同的,一律不得受理其安装告知、安排检验和注册登记;

  4、自2008年6月1日起,在用起重机的检验有效期届满时,其使用单位未与具有相应资质单位签定维修保养合同的,不再安排定期检验;

  5、防爆起重机必须同时经监督检验及委托防爆性能检测合格,才能注册登记,否则禁止使用。今后,市特检院在新增防爆起重机监督检验合格后暂不发放《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待企业取得防爆性能检测合格报告后再行发放。同时,市特检院还应对以前已发过《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的防爆起重机进行清理,及时做好《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回收和解释工作;

  6、对前段时间冶金行业起重机专项整治工作所发现的问题,要认真按照《广东省起重机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第四项要求进行处理;

  7、针对汽车起重机、随车起重机等汽车类起重机(汽车吊)流动性强、容易发生事故的情况,各分局要联合街道执法队加强此类设备的检查,发现承租使用未注册登记或检验不合格或没有完整安全技术档案的汽车类起重机的违法行为,要依据《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检总局令第92号)对承租使用单位进行查处;

  8、凡存在下列问题之一的起重机械,应当立即责令停止使用:一是选型不当并明显危及安全的起重机;二是未经监督检验合格或未进行注册登记的起重机;三是安全保护装置失效的起重机;四是过期未检或已经超过设计寿命期限的起重机;五是无证人员使用的起重机;六是超工作级别使用的起重机;七是重要安全技术档案缺失的起重机;八是现场管理混乱、存在安全隐患的起重机;九是存在其它危及安全因素的起重机;

  9、存在下列严重违法行为或严重危及安全的起重机,应当立即取缔:一是非法生产的起重机;二是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拒不整改的起重机;三是其它严重违法或严重危及安全的起重机;

  10、对于尚未启动注册登记程序的起重机,如升降作业平台、机械式停车设备等暂不查处,但应做好相关统计和记录;

  11、各分局应于9月28日、10月13日、10月28日前分别将本辖区本阶段工作进度及有关情况(填写《起重机械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进度/汇总表》(附件5)上报市局特设处,并于10月28日前将书面总结上报市局特设处。总结内容应包括:基本情况(企业自查自纠情况、监督检查中排查设备数、排查的隐患分类汇总情况、出动检查人员数量和检查次数、隐患整改情况、执法情况等)、存在问题、下一步工作计划和措施等。

  各分局将《起重机械使用单位自查自纠及隐患排查登记表》下发给各个起重机械使用单位,督促企业做好自查自纠工作,并在9月15前收回《起重机械自查自纠及隐患排查登记表》。

  市局特设处、各分局按照工作分工,分别组织对起重机械生产单位、使用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分别填写《起重机械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监督检查记录表》和《起重机械使用单位监督检查记录表》。

  按照工作分工,市局特设处、各分局、各街道执法队对隐患排查、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逐一进行跟踪检查,并落实整改。

  博业体育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提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的各类型卓越工程师,以降低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的对外依存度,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1-2]。本科层次的卓越工程师应能够在工程现场创新性地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和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成为优秀的应用型创新工程师[3]。

  流体机械强度计算是针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方向)的专业课程,是后续毕业设计的有效辅助工具,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该课程以水力计算等提供的载荷为初始条件,研究流体机械零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期合理确定零件的结构、尺寸及相互联接方式等。流体机械强度计算课程理论性较强,要求具备一定的数学、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固体力学以及机械设计基础;又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背景,可用于指导最初的结构设计,满足不同类型泵的可靠性设计要求。因此,教学中需要同时兼顾知识的继承性与先进性,尤其如何在卓越计划背景下构建与工程教育相衔接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已成为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流体机械强度计算课程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的实践性,其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流体机械结构设计服务。流体机械强度计算课程力求使学生具备以下3个方面的技能和经验:(1)坚实的理论基础,包括流体力学理论和有限元理论;(2)程序使用经验,对常用的商业有限元分析程序能够应用;(3)工程实践经验,对不同的工程问题能够评判和确定方案。流体机械强度计算的基本流程为:初步分析详细分析有限元分析结果分析问题解决。在实际计算中,需要根据工程经验进行问题初判,并非所有问题都需进一步分析,有限元分析不一定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手段。要做出正确的初判,需要对常见问题的理论有清晰的解决思路,需要对有限元方法的能力和局限有清楚的认识,同时对可能进行的有限元分析所需的时间和人力有准确的判断。在决定进行有限元分析后,运用理论和经验上的判断,决定计算的模型、规模和类型。能够用尽可能简单的模型、尽可能短的时间获得解决问题所需的分析结果。运用商业有限元软件进行分析,需要清楚每个输入参数的意义和作用,仅仅熟悉软件界面不够。获得分析结果后,问题并没有解决,需要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总结出简单有效的结论和方案。

  对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而言,面向工程需要的教材建设成为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4]。目前该专业应用的课程教材为《水力机械强度计算》,该教材采用传统经典的强度计算方法,以解析的手段初步设计或后续校核泵轴、叶轮、泵体等强度问题。经试用,存在不适于该专业卓越工程师能力培养的两个方面:(1)教材内容与前期学习内容重复率较高。如将近30%篇幅涉及的弹性力学基础以及轴、法兰的应力计算等,学生已在大二系统学习过相关内容。(2)教材内容与强度理论和有限元软件的发展不符。有限元法概念浅显、适用性强,通过将实际物理模型离散化,广泛应用于理论分析无法解决的复杂工程问题,而传统教材较少涉及。任课教师较多在原教材基础上编写讲义博业体育,穿插讲解一些现代有限元理论及应用。

  为适应流体机械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应当编写适用于卓越工程师的专门教材。该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应到产学研合作的企业锻炼,熟悉企业工程项目生产、运作和管理的诸多环节,初步具备和企业技术人员合作进行产品研发、联合攻关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联合一些有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有目的地把工程应用的思想引入课程体系,增加实际工程中的一些概念、案例等内容。既依托高校和企业对于工程人才培养的理解与经验,又结合双方各自具备的硬件条件,企业在实际产品结构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也将反映到教材中,为该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提供了帮助。

  提倡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主导的案例教学。课程组精心设计专题讨论课,利用工程案例学习、讨论,加强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案例选取上,为克服有限元分析可能脱离工程实际的问题,所采用案例均为具有明确解析解和实际测试结果的算例,使得讲解更具指导意义。例如:对多级泵(8级)轴静强度进行校核,以及确定蜗壳泵壳体壁厚,这些实例都有较准确的解析结果或经验公式。又如,叶轮连接轴的转子部件的模态分析,以及包括泵体、端盖、悬架及支脚在内整个壳体结构的自由模态分析,这两个典型算例都有试验测试结果。

  此外,学生需要提交一份报告。要求采用ProE、UG、Solidworks等对三维结构建模;利用ANSYS软件对结构划分网格,施加合适的载荷和边界条件,对轴、叶轮和蜗壳进行有限元静强度校核。通过这样的训练,增强了学生的三维造型能力以及对流体机械各部件所受载荷和应力的理解。在有限元分析结果的评价方面,尝试应用量化方法进行更进一步训练。如对转子部件计算与实验的模态振型置信度进行比较,使有限元分析更接近实际。

  从工程实践出发,指导学生自主建模和分析。在横向科研活动中积累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结构有限元分析实例,如在叶轮强度计算分析时,分析单纯离心力、流体力及两者合力作用下叶轮的等效应力及变形情况,确定叶轮结构的危险点及危险点应力。这些工程实例多数都有现场实验,通过有限元计算研究,可以使本科生得到直接的训练,对结构有限元分析有更为真实的经验。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增加软件解决问题的应用功能,如:科研立项、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节能减排大赛、星光杯及校园科技竞赛等。实际上,很多学生希望了解、学习相关软件,并积极参与科研项目。

  通过精心设计流体机械强度计算的教材、案例与教学实践,以及流体机械结构有限元建模、载荷加载与结果分析与评价等,提高了流体机械专业本科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综合提高本科生的应用型创新能力是个系统工程,更加需要按照工程人才培养的规律,借鉴国内外创新能力培养的先进经验,逐步改善和勇于探索,为流体机械专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1]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性学习[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5-15.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摘要:有关公路工程质量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工作实践经验,阐述了新形势下的公路工程施工与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充分的施工准备是管理好施工现场的基础。施工单位只有通过充分的施工准备,才能保障施工过程的连续、协调、均衡和经济。在进行施工准备工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要建立严谨、规范的内部约束、考核、激励机制,用制度管人,用规章管理工程。

  2、要补充调查工程沿线影响施工的因素,标注出平面位置图,并进行分析、论证,写出调查报告,作为修订施工方案、编制施工控制预算的依据。

  3、研究施工图纸,吃透设计意图,澄清图纸中的问题,恢复定线和施工放样。对所有控制点进行加密、保护、记录。

  4、根据施工合同协议和现场调研认真编制施工控制预算,作为控制支出、进行成本预测分析、经济核算以及统计工程进度的依据。

  5、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使相关人员对工程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控制、资料整理有全面的了解。

  6、建立质保、安保、环保体系,明确相关责任人及人员分工职责,并签订责任备案登记表。

  7、建立工地试验室,并申请临时资质。对施工中拟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取样试验,建立相关技术参数的数据库。

  8、绘制关键工序施工工艺流程图和试验操作规程、质量检查评定、计量支付、设计变更、事故处理等操作管理框图,并使图表上墙。

  9、根据工期要求、技术标准、机械设备能力、材料供应、自然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佳施工方案,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合理配置施工资源是保证施工现场动态投入生产要达到最佳组合,完成阶段施工任务,获取较大经济效益的关键。

  在施工过程中,人力、材料和机械需求量不断变化,在配置施工资源时应力求均衡。要根据进度计划编制人力、材料、机械进场计划;根据材料供应与使用情况决定材料储备量;根据主导机械配置与之能力相适应的附属机械;根据天气情况和实际进度对资源进场计划进行调整。做到人、机、料、法、环协调统一。

  开工后,施工单位对自然条件、施工工艺、质量控制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通过试验段施工,可以初步掌握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主要技术参数、施工进度、机械组合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协调情况,故它是施工现场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试验段施工之前要编制施工计划,明确施工方法、技术要求、试验检测内容以及达到的质量标准。施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做好记录、分析、总结,为大面积施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机械化施工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保证进度,是当前公路建设发展的主流。在施工过程中,要保持机械组合的相对稳定。由于受进度、天气等方面的影响,机械的使用数量发生变化时,现场管理者必须适时改变机械组合。组织机械施工应注意:

  1、根据进度计划、质量要求和机械的生产能力选择主导机械,并留有适当的余量。

  博业体育

  2、全套机械的生产能力是由其中生产能力最小的机械决定的,因此,加强机械的统一调配,始终保持机械的最佳组合,提高机械的使用率。

  3、要组织维护、抢修小组,备有关键配件,定期维护,随时随地排除故障,提高机械的完好率,确保工程正常进行。

  工程质量是公路建设永恒的主题。贯彻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的方针,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点。公路工程中的质量通病有:桥头涵顶跳车,路基不均匀沉降,路面平整度差等。加强现场质量管理,要以治理质量通病为突破口,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彻底处理软弱路基,确保路基整体稳定。路基不均匀沉降会导致路面开裂、路基失稳,危及行车安全。主要原因是路基未充分压实。为此,现场质量控制要抓好地表清淤和路基分层填筑及压实;在路基填挖方交界处、施工分段接头等非连续地段要作为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加强控制。

  2、认真处理路基与桥涵接头,防止桥头涵顶跳车。桥涵与路基施工往往不能同步进行,在路基与桥涵之间形成接头,若施工质量控制不好就会造成跳车,一般设置桥头搭板,铺设土工隔栅或土工布,改换填料等,这些措施如果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合理的施工工艺保证仍然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现场管理的重点是确保碾压到位,压实度符合质量标准。

  3、严格控制路线的线型与标高。随着公路修建等级的不断提高,施工中对路线线型与标高的要求也越来越严。纵横坡不适、平整度差等直接影响公路的外观质量和使用品质,影响服务对象的舒适度,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故这些问题要从路基开始层层检查验收,达不到要求及时返工,谨防积重难返。

  4、确保结构物的内在和外观质量。公路是暴露在野外的线形构造物,既要满足行车要求,又要与周围的景观相协调,满足行人的视觉要求,为此,要达到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的统一。满足结构物的内在质量,必须控制关键材料、关键工序、关键工艺;满足结构物的外观质量,必须做到工艺精细、线条分明、线型顺适、层次清晰。

  进度计划是控制工程进度的依据,施工组织中的月、旬作业计划以及材料、机械使用计划都要服从进度计划的要求。进度计划反映工程从准备到竣工的全过程,反映施工中各分部、分项工程及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是现场管理者统筹全局,合理调配施工资源,正确指导生产活动的基础。能否按照计划实施,既体现施工单位的合同意识,也体现施工单位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水平。当工程进度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与计划偏差较大时,现场管理者要结合实际,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并做到:

  1、根据网络计划或进度管理曲线,查找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距,分析影响进度的原因。

  2、调整滞后项目的施工方案,适当增加资源投入,科学安排施工顺序,采用多作业面的平行流水作业或立体交叉平行流水作业,加快施工进度。

  成本管理就是通过成本核算来计划和控制经济活动。施工现场管理要达到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工程进度、质量的控制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不计成本,不搞核算的粗放型管理只能导致工程干的越多亏得越大。为此,要注意抓好以下工作。

  1、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使采购、库存、发放、使用等每一环节在制度的约束下进行。

  2、根据施工定额对各分项工程进行成本控制,力求使人工、材料、机械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3、分项或分部工程完成后,要对照施工控制预算进行成本预测,对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超支采取应对措施。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正日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根据市政道路施工的特点,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将施工各要素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施工,实现工程项目快速、优质、低耗,已成为市政道路建设者普遍关注的焦点。下面本文着重就施工单位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阐述。

  施工现场管理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充分的施工准备是管理好施工现场的基础。施工单位只有通过充分的施工准备,才能保障施工过程的连续、协调、均衡和经济。在进行施工准备工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要建立严谨、规范的内部约束、考核、激励机制,用制度管人,用规章管理工程。

  2、要补充调查工程沿线影响施工的因素,标注出平面位置图,并进行分析、论证,写出调查报告,作为修订施工方案、编制施工控制预算的依据。

  3、研究施工图纸,吃透设计意图,澄清图纸中的问题,恢复定线和施工放样。对所有控制点进行加密、保护、记录。

  4、根据施工合同协议和现场调研认真编制施工控制预算,作为控制支出、进行成本预测分析、经济核算以及统计工程进度的依据。

  5、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使相关人员对工程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控制、资料整理有全面的了解。

  6、建立工地试验室,并申请临时资质。对施工中拟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取样试验,建立相关技术参数的数据库。

  7、绘制关键工序施工工艺流程图和试验操作规程、质量检查评定、计量支付、设计变更、事故处理等操作管理框图,并使图表上墙。

  8、根据工期要求、技术标准、机械设备能力、材料供应、自然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佳施工方案,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合理配置施工资源是保证施工现场动态投入生产要达到最佳组合,完全阶段施工任务,获取较大经济效益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人力、材料和机械需求量不断变化,在配置施工资源时应力求均衡。要根据进度计划编制人力、材料、机械进场计划;根据材料供应与使用情况决定材料储备量;根据主导机械配置与之能力相适应的附属机械;根据天气情况和实际进度对资源进场计划进行调整。

  机械化施工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保证进度,是当前市政道路建设发展的主流。在施工过程中,要保持机械组合的相对稳定。由于受进度、天气等方面的影响,机械的使用数量发生变化时,现场管理者必须适时改变机械组合。组织机械施工应注意:

  1、根据进度计划、质量要求和机械的生产能力选择主导机械,并留有适当的余量。

  2、全套机械的生产能力是由其中生产能力最小的机械决定的,因此,加强机械的统一调配,始终保持机械的最佳组合,提高机械的使用率。

  3、要组织维护、抢修小组,备有关键配件,定期维护,随时随时排除故障,提高机械的完好率,确保工程正常进行。

  工程质量是市政道路建设永恒的主题。贯彻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的方针,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点。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质量通病有:桥头涵顶跳车,路基不均匀沉降,路面平整度差等。加强现场质量管理,要以治理质量通病为突破口,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进度计划是控制工程进度的依据,施工组织中的月、旬作业计划以及材料、机械使用计划都要服从进度计划的要求。进度计划反映工程从准备到竣工的全过程,当工程进度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与计划偏差较大时,现场管理者要结合实际,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并做 到:

  1、根据网络计划或进度管理曲线,查找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距,分析影响进度的原因。

  2、调整滞后项目的施工方案,适当增加资源投入,科学安排施工顺序,采用多作业面的平行流水作业或立体交叉平等流水作业,加快施工进度。

  成本管理就是通过成本核算来计划和控制经济活动。施工现场管理要达到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工程进度、质量的控制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不计成本,不搞核算的粗放型管理只能导致工程干的越多亏得越大。为此,要注意抓好以下工作。

  1、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使采购、库存、发放、使用等每一环节在制度在约束下进行。

  2、根据施工定额对各分项工程进行成本控制,力求使人工、材料、机械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3、分项或分部工程完成后,要对照施工控制预算进行成本预测,对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超支采取应对措施。

  4、单位工程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成本核算,根据实际发生的工、料、机及管理费计算出该工程的实际成本,与施工控制预算比较,查找成本管理中的问题。

  5、工程全部完成后,要结合施工控制预算、计量支付进行效益分 析,总结经验教训。

  为了保持路容、路貌,保证市政道路各项能力的正常发挥,使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施工单位要加强工程的初期养护,对工程外观进行整修,并注意以下问题。

  2、清理路基、路面上的施工废料;按路基标准横断面整修路肩、边坡;清理桥涵、构造物上的附着砂浆;修补路面及构造物的局部损坏;使市政道路线型顺适、整齐美观。

  3、按照《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的要求,写出施工总结,恢复路线控制点,标注里程桩号,为质量鉴定创造条件。

  总而言之,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是施工管理的核心,现场管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效益。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的工程项目,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应有所不同,作为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者要与时俱进,大胆探索新的管理思路,通过加强施工的现场管理,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的进度和效益。

  [1]周冠中.童爱平.浅谈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

  省农委副主任包维国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我省农机化发展完成了“五个扎实推进”,取得了“五个率先发展”,实现了“八个方面突破”为“十三五”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完成了“五个扎实推进”。一是扎实推进农机深松作业补贴工作。2015年完成深松作业面积1210万亩,2016年计划深松整地面积1400万亩。二是扎实推进农机合作社建设和农机社会化服务。举办了全省农机合作社建设培训班,重点培育合作社带头人。2015年,经过县、市、省逐级评审,评选出三、四、五星级合作社281个,示范引领全省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建设。三是扎实推进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和质量监管。2015年共完成省、部级推广鉴定、省级定型鉴定78项。加强农业机械质量监督和管理,开展了以大中型拖拉机、玉米收获机、水稻插秧机为重点的质量调查。四是扎实推进农机化信息化建设和宣传工作。2015年共各类信息5000余条,总点击率突破1000万次。被农业部评为先进单位,受到表彰。五是扎实推进农机安全生产工作。2015年末,全省在籍拖拉机、联合收割机72.5万台,注册率达到57.1%;新增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2.13万人,驾驶员持证率达到79.7%;检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52.8万台,检验率达到72.8%。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和源头管理进一步加强,农民群众的安全意识明显提高,农机安全生产理念深入人心,实现了农机安全生产的全程监督管理,农机监理工作步入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取得了“五个率先发展”。一是率先在全国出台实施“普惠、敞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行“自主购机、敞开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卡”的操作方式。使广大农民公平享受政策红利。二是率先在全国实施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机装备整体化建设。省级财政投入2.2亿资金,按照“一乡一个合作社”的布局,在全省组织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机装备建设,开展以农业机械化引领现代化,驱动规模化,提升组织化,推进市场化,打造推进现代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和支撑力量。在2015年完成50个合作社建设基础上,2016年又组织建设251个,对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三是率先在全国开展以粮食生产为主体的农机金融租赁试点和农机具抵押贷款购机工作。发挥金融惠农杠杆作用,创新金融助农发展方式,破解广大农民购机资金瓶颈制约,加快推进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四是率先在全国将农机购置补贴重点向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聚焦。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重点向先进大中型拖拉机、深松整地机械、免耕播种机械、水田插秧机械、植物保护机械、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倾斜,加快推进农机装备升级换代。五是率先在全国实施简政放权高效务实的农机购置补贴改革。实施了“七项脱钩,七项挂钩”补贴工作机制改革。

  实现了“八个方面突破”。一是2016年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突破16亿元,达到16.05亿元。二是2015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突破80%,达到82.5%。三是农机总动力突破3000万千瓦,达到3152.5万千瓦。四是大中型拖拉机突破50万台,达到52.14万台。五是玉米水稻收获机械突破5万台,达到6.33万台。六是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突破7000个,达到7077个。七是拉动农机销售总额突破50亿元,达到53.34亿元。八是农机化经营总收入突破170亿元,达到175.14亿元。

  包维国强调,要分析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整体思路和目标。

  “十三五”我省全程机械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是: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效益农业为中心,以实现粮食生产现代化为主线,以提升全程机械化水平为目标,实施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行动,打造农业机械化发展升级版,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现代化。2016年全面启动实施,突出水稻、玉米两大作物种类,聚焦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六个生产环节。到2020年底,力争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玉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3%以上,植保机械化能力达到60%以上、机械化烘干能力达到60%以上,秸秆机械化处理水平达到80%以上。全省30个粮食主产县力争达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行动任务目标要求。到2019年基本完成建设任务目标并进行检查评估,2020年进一步巩固完善、全面提高和总结验收。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不断强化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0年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冀建安〔2010〕96号)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科技兴安”战略,落实建设工程各方责任主体的安全责任,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通过深入开展预防建筑起重机械、坍塌等多发性事故的专项整治活动,全面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控制和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全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规范塔吊等起重机械设备的安装、验收、使用、维护、拆卸和基坑、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监督管理,贯彻落实《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和《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排查整改事故隐患,减少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切实预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是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

  为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市建设局成立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办公室主任由王志来同志兼任。

  各县(市)、区建设局也要成立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本辖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1、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单位必须与产权单位(或租赁单位)签订租赁合同,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和义务。

  2、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单位应与设备的安装、拆卸单位签订安装拆卸合同(安装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安装资格,并在资质范围内从事安装拆卸业务),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使用单位、安装单位、产权单位在合同应明确使用过程中机械设备操作、指挥、司索等相关人员的配备与管理。

  3、安装单位在起重机械设备安(拆)作业前2个工作日内要按规定向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履行告知手续,并提交相关资料,在安装后及时检测或组织联合验收,办理使用登记手续。

  4、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单位必须按要求做好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工作。

  6、起重机械安装单位在起重机械设备安装、顶升、锚固和拆卸前,必须编制定有针对性的专项施工方案和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经安装单位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由施工总承包单位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7、起重机械操作人员、指挥、司索人员,必须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8、建筑起重机械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人员应当客观、公正、及时地出具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在检验检测时,发现严重事故隐患,应及时告知设备使用单位,并立即向工程所在地建筑安全监督机构报告。

  9、使用单位、安装单位要对所属施工现场的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逐台检查,做好检查记录,每台设备有案可查,安全隐患有整改有落实。

  1、施工企业要制定基坑开挖和支护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由监理单位专业监理人员和总监审查后方可实施,涉及深基坑等危险较大的,要按照相关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2、施工现场要严格按照经审批、论证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基坑的开挖和支护施工,施工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完毕后有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并派专人进行基坑的变形监控和监测。

  1、对于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平方米,或集中线kn/m)专项施工方案,应先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由监理单位专业监理人员和总监审查后,按照相关规定组织专家论证,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专家组成员应当由5名及以上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专家组成。项目参建各方的人员不得以专家身份参加专家论证会。

  2、模板支撑系统立杆基础须设垫木或底座。纵、横向间距按照专项方案要求搭设,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应设置扫地杆、纵横向支撑及水平垂直剪刀撑,并与主体结构的墙、柱牢固拉接。

  3、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应在搭设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验收人员应包括施工单位和项目两级技术人员,项目安全、质量、施工人员,监理单位的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后续工序的施工。

  4、浇筑过程应有专人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进行观测,发现有松动、变形等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撤离作业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5、模板拆除时要编制详细的拆除方案,并设置警戒区,指定专职监护人员,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

  第一阶段:全面宣传发动阶段。3月底前,各县(市)、区建设局,各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全面制定专项整治方案。

  第二阶段:重点整治阶段。4-8月份,施工单位和施工现场全面自查,全面整治。

  第三阶段:整顿提高阶段。9-11月份,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各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督导。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阶段。12月份,全面总结专项整治经验,通报专项整治情况。

  各县(市)、区建设局,各施工企业要结合市建设局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认真组织开展本辖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分别在7月初及12月份报送上半年和全年的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结合本地实际,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事处要实行“三级”监管,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专项整治工作的目的,要求和内容传达到各企业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都要结合企业特点深化完善本单位整治方案,并落实到每个施工现场,督促各项目部严格按要求进行自查和整改。对查出的隐患,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限期进行整改。

  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针对实际情况,明确重点监管企业、重点部位和重点区域,对易发生事故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要登记建档,重点监督,切实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事故和重大事故的发生。

  建设各方责任主体要建立组织机构,实行领导牵头挂牌上墙公示制度,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责任。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落实各项规整制度,保证必要的安全投入,改善生产条件;建设单位要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费用的及时拨付,并督促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要求;勘察设计单位要在勘察设计文件中提出有关安全生产的要求;监理单位要审查安全措施及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对施工过程的重要危险部位和环节要严格执行旁站式监理,发现事故隐患,要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

  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全面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通过专项整治消除行业监管的薄弱环节,完善安全监管工作。适时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限期整改,消除事故隐患,要总结工作经验,稳步推进专项整治工作。

  要大力宣传安全发展科学理念,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和宣传活动,开展《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和《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的培训教育,积极引导施工单位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使之认识到“安全管理是第一管理”的理念,明确“生命安全是首要目标”的要求,认真落实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尤其要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和事故警示教育工作,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降低或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要有记录,并进行考试,考试不合格人员不准上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记录及考试试卷要存档。提倡农民工上岗前举行岗位安全宣誓仪式。

全国统一热线

400-123-4657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传真:+86-123-4567
+邮箱:admin@yang-wei.com

友情链接

微信平台

关注博业体育

手机官网

手机官网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